李在明上台后,外交上想在中美之间玩平衡,图个左右逢源,结果两边都碰了钉子。先说访美那档子事,2025年8月24日,他刚跟日本首相石破茂谈完,就飞华盛顿,这是他上任后首次访美,本想强化韩美同盟,谈贸易和安全。飞机落地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只有国务院代理礼宾官艾比·琼斯和一个韩裔美军上校迎接,递个纪念币就完了事,没红毯没仪仗队,跟以往韩国总统访美待遇差远了。韩国媒体直呼冷遇,网上民众炸锅,说这是美方嫌弃。原因呢,李在明先访日本,没把美国放首位,特朗普一贯美国优先,这下不高兴了。抵达前几小时,特朗普在TruthSocial发帖,质疑韩国情况,说不能这样谈生意,暗示李在明当选有问题。这帖让整个行程蒙上阴影。 25日白宫会晤,特朗普坐办公桌后,李在明一顿猛夸,说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和平缔造者。特朗普听了态度缓和,收回批评,转而夸李在明。但真刀真枪的要价在后头,特朗普点出韩国军费只占GDP2.3%,远低于美国要的5%,希望尽快达标。李在明退让,说会增加支出,在半岛安全上多出力。特朗普还不满意,又提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意思是部队能在台海南海出事时调动兵力和装备。驻韩美军指挥官泽维尔·布伦森解释,这等于把韩国拖进地缘冲突,破坏李在明想搞的务实外交和安美经中路线。 更过分的是,特朗普还想把美军基地土地所有权归美国,这牵扯主权,李在明没直接回应。会谈结束,李在明没拿到同盟升级,反而背一堆压力回家,韩国舆论批评他退让太多。特朗普还表达想年内访华,邀李在明同行,说会让60万中国学生来美留学,显示对华态度可能转暖,但对韩国还是压着谈条件。李在明提出1500亿美元投资美国造船,命名“让美国造船再次伟大”,讨好特朗普,但整体看,这趟访美丢了面子,没讨到便宜。
同一天8月24日,韩国派特使团去中国,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议员金太年和朴钉等组成,带李在明亲笔信给中方,信里强调中韩是近邻,希望管控分歧,加强经贸。李在明过去表态尊重一个中国原则,不玩台湾牌,比尹锡悦温和。但韩国国内反华情绪高涨,游行闹剧频发,李在明处理不力,只在大使馆声明后才限制违法行为,治标不治本。特使团25到27日在北京会见中方官员,几乎所有中方人士都提韩国反华情绪,要求韩方采取措施,与反华划清界限。朴炳锡回应,会对违法行为查处。 中国外长王毅说中韩关系在关键节点,要推进正确轨道,不受外部干扰。特使团呼吁修复民众感情,探索合作方式,但中方明确要韩国纠正偏见,才能考虑要求。韩国媒体报道,此行虽表达善意,但暴露国内问题拖累外交。中国批评韩国某些保守派利用反华捞政治资本,驻韩前大使邢海明早前敦促打击极右反华团体。北京还对韩国抗议活动做严正交涉,要确保中国公民安全。特使团回国后,韩国说希望正常化关系,提升经济伙伴,但中方警告别让第三方干扰,意思是别太靠美国。
李在明这外交尴尬,跟尹锡悦时代一边倒向美国脱不了干系,美国收割盟友不管你多铁,中国虽提要求,但如果韩国落实诚意行动,还能在政治上互信,只要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在敏感问题上冷静。国内反华情绪得压住,韩国七成以上民众对中国负面看法,源自疫情和经济摩擦。 李在明需平衡党派诉求,跟反对者沟通,解释平衡外交对安全和经济的益处,争取支持。经济上,中国是韩国20年最大贸易伙伴,能拉一把,双方谈数字经济和低碳合作,联合开发技术,对抗美国出口管制。后续李在明加强违法反华管制,警方逮捕违规者,与反对派谈策略益处,通过媒体宣传长期利益,稳固民意。 北韩谴责李在明访美时提无核化,叫韩国是肮脏民族,投降美国,但李在明继续参加国际会议,强化多边。执政考验大,在中美间小心走钢丝,实现稳定。南韩派团访华正值特朗普关税变局,显示想分散风险,但两头都得罪不起,结果两头都不顺。整体看,李在明想平衡,却落得尴尬,未来得看他怎么调整。
易速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