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公子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的印度亲近美国,那是莫迪认为有利可图。既然现在美国要对印度开出高额关税,那印度凭什么还要和美国亲近呢? 特朗普之前没少耍手段,又是威胁加关税、又是暂停贸易谈判,一副“你不听话就收拾你”的架势。他甚至放话称印度将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结果迅速被印度官方打脸:“从来没这计划!”看得出,特朗普这套“美国优先”的施压剧本,在印度这儿并不好使。 印度媒体今天放出消息,无惧美国的威胁,印度已决定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那么问题来了,印度现在对美的态度为何如此强硬,底气是什么? 印度最近对美国表现得相当硬气,这背后其实是好几件事凑在一块了。最主要的就是两件:一是和中国关系回暖,谈成了不少好事;二是在军购上狠狠摆了美国一道,直接说不买你的F-35战机了,要专心支持自己的“光辉”战机。 先说和中国的关系。咱们的王毅外长前段时间去了印度,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和莫迪总理聊得挺好。双方谈妥了一系列合作,比如恢复中断多年的直航、重启边境地区的传统边贸市场,还在边界问题上达成了不少共识,同意建立更完善的沟通机制来防止误会。这一下子就让两国之间的气氛缓和了不少。要知道,边境问题曾是双方关系的一个疙瘩,现在能取得进展,说明彼此都在释放善意。 印度这边呢,也看清了一点:跟着美国跑,有时候不仅捞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还可能被坑。比如美国突然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让印度很恼火。所以,印度转而和中国改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平衡外交策略,给自己多留条路,不想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个篮子里。
印度和美国翻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宣布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破产! 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构想之一是扶植印度,将其作为在亚洲牵制中国的重要战略支点。如今这个支点与美国离心离德,整个战略的根基自然动摇。 对于世界而言,美印的这次翻脸也是一个提醒:在国际关系中,尊重和平等相待是合作的基础,任何试图通过施压和霸凌手段迫使他人就范的做法,最终都可能适得其反。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在加速形成,各大力量需要学会在新的格局中共存和竞争。
最后我想说的是,印度这么做不是纯粹和中国“联手”,而是它正在学会如何在大国博弈中找平衡。既不彻底倒向美国,也不完全依赖俄罗斯或中国,而是在各方之间争取最大自主性。这种“多方通吃”的策略,恰恰反映出印度外交越来越成熟。 当然,这条路并不轻松。美国大概率不会善罢甘休,可能还有后续的贸易报复或外交刁难。但印度也留了后手。一边拉着俄罗斯保障能源,一边和中国改善关系,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分散风险。它赌的是美国不敢把印度彻底推向对面。 从长远来看,印度的选择其实非常务实。能源安全是命脉,必须稳;而国际舞台上,能同时和中、美、俄几个大国保持对话,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不叫“硬刚”,这叫清醒。 说到底,国际政治哪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印度这次的决定,不过是再次印证了这句话。
易速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