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 通讯员 朱婉倩 李慧婷】创投基金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0月16日,在“2025郑州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对接活动——软件领域暨‘人工智能+’产融对接活动”上,《河南省创投基金投资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由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大河财立方、郑州科技金融广场联合出品,通过多维度分析,深入剖析河南省创投基金投资动态与发展趋势,为构建更具活力的区域科技金融生态、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决策参考。
创投基金投资榜单公布
这些基金投资数量位居前五
根据《报告》,在2024年河南省创投基金所属管理机构投资事件中,上汽集团投资了14起项目,投资项目数量位居榜首,投资金额达6.3亿元;河南投资集团紧随其后,投资项目10起,投资金额为10.51亿元,投资金额排名第一;前海方舟投资项目8起,投资金额为2亿元,显示出其在创投领域的活跃。
此外,河南农投集团、郑州高新产投集团等也在榜单中占据重要位置,分别以6起和5起投资项目跻身前五。
整体来看,榜单前十名集团在投资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上均表现亮眼,为河南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制造业投资规模位居第一
“投早、投小、投科技”趋势明显
2024年,河南省创投基金在行业布局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根据《报告》内容,2024年,制造业以33起投资事件、15.64亿元的投资金额位居榜首,占总投资金额的57.63%,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以24起投资事件排名第二,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3195万元,显示高价值属性;租赁和商务服务领域的单笔投资额最高,为1.09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1.29亿元位列第三。
此外,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也获得了一定规模的投资。
从投资阶段来看,2000万元及以下项目共35起,占比49%,其中1000万—2000万元区间项目达20起(金额3.28亿元),0—1000万元区间项目15起(金额1.25亿元),覆盖大量初创期科技企业,充分体现了“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理念,展现了创投基金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具体投资案例方面,中金汇融布局半导体、智能电网;前海方舟以6起投资深耕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领域;河南农投集团旗下机构则聚焦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以4起投资培育早期科技企业。这些投资不仅为河南孵化出一批技术驱动型企业,更通过资本纽带加速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让“实验室技术”快步走向“生产线产品”。
郑州创投市场引领作用显著
濮阳、信阳、新乡等城市位列第二梯队
从2024年河南省创投基金投资分布数据来看,河南省创投市场呈现出鲜明的梯度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郑州核心引领作用显著:河南省创投基金对郑州市企业的投资次数占比40%。第二梯队具备发展潜力:濮阳、信阳、新乡等城市构成了省内创投市场的第二梯队。虽在规模上与郑州存在差距,但单笔投资额度相对可观。其中,濮阳市的三笔投资来自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基金,信阳市的三笔投资来自本土基金,新乡市的一笔投资来自本土基金、两笔来自郑州市郑东新区的基金。
多地处于创投培育期:开封、许昌等城市,创投投资活跃度较低,创投活动尚在起步探索阶段。
从整体数据来看,全省创投市场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更多城市的投资活跃度有待逐步提升。
《报告》显示,从2024年河南省创投基金投资郑州市企业分布图可以看出,郑州市内创投活动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
郑州高新区以绝对优势领跑,融资次数占全市总量的75%,规模占比71.3%,展现出该区域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强劲吸引力,此外,这与其本土创投基金的深度赋能密不可分。
巩义市和郑东新区位居其后,其中,投资巩义市科创企业的两家基金注册地分别为巩义市本地和郑州高新区,一家注册在郑州经开区的基金投资郑东新区的科创企业。
全年新增备案基金57只
1亿元~10亿元规模占近七成
2024年,河南省新增备案基金57只,总规模达494.31亿元。其中,股权投资基金30只,创业投资基金23只,“S基金”实现零的突破,新增2只。
从区域来看,集聚特征愈发显著,郑州市以30只新增基金占据全省 53% 份额,其中郑州高新区(11只、127.02亿元)居首、郑东新区(7只、95.4亿元)第二、航空港区(7只、54.41亿元)第三,三者构建的 “一超多强” 格局为河南产业升级保留核心资本动能。
从规模分布来看,1亿—5亿元区间的基金数量最多,为20只;10亿元及以上规模基金共19只;1000万元—1亿元区间的有10只;5亿—10亿元的基金最少,为8只。整体呈现“中等规模主导、大额资金支撑、小规模广泛参与”的结构特点。
在2024年河南省新增备案基金中,股权投资基金占据了最大比例,共有32只。投资范围覆盖未上市企业、上市公司相关股权及其他多种资产,旨在通过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或股权增值来获取收益。
创业投资基金紧随其后,共有23只。这一类基金通常聚焦于具有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早期创业企业。从微观角度来看,创业投资基金投资范围限于未上市企业,主要向处于创业各阶段的未上市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关键的启动资金和资源支持,帮助它们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宏观层面而言,创业投资基金的活跃能够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发河南的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此外,作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在2024年备案的基金中,新增2只S基金,填补本土市场空白。
2024年河南基金大事件
这些项目成“标杆”
2024年,河南创投基金通过一系列重点投资,在超硬材料、低空安防、新能源等领域打造了多个“资本+产业”协同的标杆案例,推动河南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汇融基金投资碳真芯材,加速超硬材料产业升级
2024年8月7日,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通过其管理的河南超硬臻材股权投资基金,向河南碳真芯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该企业专注于超硬材料领域,核心技术源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产品包括半导体级金刚石热沉片、金刚石光学窗口等。此次投资将支持其在郑州高新区扩建研发中心,推动4英寸金刚石晶圆量产技术研发,强化与郑州三磨所、黄河旋风等本土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协同,助力河南超硬材料产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跨越。
2.河南高创追加投资历正科技,保障低空安防
2024年2月,河南高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高创)通过洛阳市英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向历正科技(广州)追加投资1500万元。历正科技是专注于低空无人机防御领域的龙头企业,2022年河南高创首次投资时,已将其生产基地从北京引入洛阳;此次追加投资,进一步放大其在豫子公司职能。截至2024年底,河南高创两笔投资估值分别提升257.63%和62.31%,成为“基金+招商+赋能”模式的典型范例。
更多深度内容待您解锁
报告全册即将开放获取
当然,稿件中提到的内容只是《报告》的“冰山一角”,这份报告的精彩远不止于此。
河南哪些行业是资本宠儿?省内与省外投资布局有何特点?“投早、投小、投科技”又有哪些鲜活案例?哪些高成长性的初创企业和早期科技项目获得青睐?河南创投基金在中部六省中所居何位?所有答案,都将在《报告》中揭晓。
从资本如何重塑河南产业格局,到创投生态如何助力“双循环”,这份报告将为您全方位呈现2024年河南创投市场的“全景图”。
扫码下载“大河财立方”App
获取完整版
《河南省创投基金投资报告(2024)》
↓↓↓
责编:李文玉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易速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